【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基層見聞】沁水縣嘉峰鎮:為鄉村振興打造“新引擎”插上“金翅膀”
為鄉村振興打造“新引擎”插上“金翅膀”
——沁水縣嘉峰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綜述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沁水縣嘉峰鎮突出以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工程為牽引,構架“布局區域化、基地規?;?、服務集約化、產品綠色化、營銷品牌化、經營產業化”融合發展格局,因地制宜、因業制宜統籌推進生態農業、文化品牌、企業服務三大板塊建設,打造集體經濟“新引擎”,讓村級集體的“錢袋子” 鼓起來,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
園區培育 激發生態農業活力
在沁河古堡谷柿醋產業園內,淋醋工在忙著檢查醋的發酵情況,包裝工把成品打包成箱……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
“谷柿食醋為傳統純手工釀造,屬山西省沁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直接銷售給線下客戶,目前供不應求?!惫窘浝韰乌w勇說。
據介紹,產業園區總投資5000萬元,分兩期完成。一期建設蜜醋、柿子酒、柿葉茶及其他各類柿子產品生產廠房,二期主要建設柿子種植采摘觀光園區。其中一期項目已基本建成,已種植柿子樹100余畝、2000多株?!绊椖棵磕昴転槲具t村分紅收益10萬元,還帶動尉遲村30—50多人就業?!痹谝慌缘奈具t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潔說。
這僅僅是嘉峰鎮發展生態農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該鎮采取做優“合作社+農戶+項目公司+項目園區”模式,村集體以合作社為出資人,聯合農戶流轉歸集土地入股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規模打造生態農業園區,村集體通過“保底分紅+收益分紅”實現增收。
目前,全鎮在沁河沿岸7個山區村打造了沁森宏泉生態蔬菜產業園、沁河古堡谷柿醋產業園、晉享食品飲用水生產項目3個規模產業園項目,其中,沁森宏泉生態蔬菜產業園項目,以七須黃花菜、紫皮蒜地域農產品為特色,建設1000畝無公害種植基地,配套冷藏儲備、冷鏈物流設施,項目村每村年分紅收益6.5萬元,帶動1000多戶農戶直接創收;晉享食品飲用水生產項目,是晉城規模最大的桶裝水廠,項目流轉土地100畝,項目村每年土地入股收益達到130萬元。
規范提升 實現村企共贏發展
工作地點:寺河煤礦;工作任務:環衛綠化;薪酬標準:每天80元;人員信息:王某某、李某某……這是殷莊村勞務派遣登記表上記載的勞務派遣信息。
殷莊村是嘉峰鎮商貿活躍村,也是“百里沁河經濟帶”主要沿線村,村內有寺河煤礦、誠安物流、瓦斯發電廠等企業,房屋租賃、企業務工等成了村集體和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
“村周邊工礦企業多,尤其像寺河煤礦這樣的大企業,臨時用工需求量很大,但由于沒有第三方的介入,企業常常招不上臨時用工人員。而村民由于缺乏招工信息,找不上活。同時臨時務工常常因為不簽訂勞務協議,結賬時無法開具票據,工資結算沒有保障,合法權益受到影響?!贝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商立建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經村黨支部成員多次討論,多方研判,決定將黨支部領辦紅色物業公司作為抓手,由村集體組織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成立沁水縣華商物貿有限公司,統一負責勞務派遣、房屋租賃、集體資產運營。
據了解,該公司服務集體、村民、外來人員、企業四個對象,服務內容為提供合同、出具票據、信息咨詢(包括房屋租賃、用工信息等咨詢)、房屋租賃、勞務派遣、日常檢修、委托代辦、用地協調。工作中,該村將服務建在網格上:細化村內網格至三級網格,三級網格員每人包10戶,每日進行入戶走訪,排查上報。
商立建說:“通過規范合同、統一勞務派遣、統一價格,為企業和務工人員架起了橋梁,使企業和務工人員實現了雙向增收。另外,還解決了集體資產的隱性流失問題,村集體235間房年增收可達42萬元。村民也通過規范的房屋租賃,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p>
像殷莊村一樣,嘉峰村拆除違建占用土地20畝,以土地資源入股形式,引進郡宇美佳貿易廣場有限公司打造煤層氣服務園區,每年可增收200萬元;郭壁村整理1.5萬平方米集體土地,與安保企業合建?;愤\輸車輛專用停車場,在改善停車秩序、降低安全隱患基礎上,每年可為集體增收8萬元。
嘉峰鎮轄區共有企業268個,其中大型煤炭企業5個,煤層氣、發電共生企業18個。今年以來,該鎮堅持把全鎮域打造成駐地企業的服務市場,各村精準對接企業服務需求,因地制宜培育服務項目、調度服務力量、實現服務增收,從根本上解決以往各自為政、混亂無序造成的企地矛盾問題,形成村集體為駐地企業服務、駐地企業為村集體增收的雙贏局面。
創新方法 壯大文旅產業
日前,走進尉遲村,農家小院排列兩側,《小二黑結婚》的精彩圖畫躍然墻上,獨具沁水風味的民俗文化徐徐展開。在村委會辦公場所北面,一排裝修別具一格的民宿特別引人注目,馬潔介紹說:“那是我們村改造的民宿,共13間,餐廳5間,可容納30人居住,80人就餐,目前,已經具備了入住條件?!?/p>
尉遲村是人民作家趙樹理的故里,先后被授予“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省環境優美村”“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晉城市廉政教育基地”等稱號。今年,嘉峰鎮牽頭對全鎮紅色文化、古堡文化等資源進行整合,在尉遲、長畛、竇莊、郭壁四個村成立“嘉合興”聯合黨總支,通過活動聯辦、資源聯享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各聯盟成員在培訓、文旅等方面深度對接、合作,實現特色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形成全鎮文旅全鏈條、發展“一盤棋”格局。
“沒有管理團隊,我們就以支部領辦成立樹理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與第三方具有專業教學資質的瀾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采取入股分紅形式,每年保底收益5萬元,剩下的以股份形式分紅?!瘪R潔詳細介紹了合作模式。
承接培訓以來,尉遲村已經接待游客散客、學員3000人次,帶動集體經濟收入26500元,為聯盟村鄉賢增收講解費用3000余元,帶動村民就業50余人。
今年以來,嘉峰鎮充分發掘沁河古堡群集聚優勢和趙樹理文化品牌優勢,在推動古堡活化利用和文化旅游開發基礎上,依托煤炭企業職工技能培訓、煤層氣企業研學實訓的穩定市場,積極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教育培訓資源,在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建設特色化現場教學點,開發紅色革命文化、傳統歷史文化課程,與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合作納為固定課程板塊,按約定比例進行收益分配。目前,鎮黨委以黨校分校名義與藍焰煤層氣、沁和能源、晉能控股集團寺河煤礦、煤層氣工業研學基地簽訂框架協議,4家企業每年培訓人數穩定在2萬人,培訓投入約1800萬元,現場教學點按20%可收益360萬元,村均收益60萬元。
“2021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總規模達到5000余萬元,平均每村277萬元,百萬元以上村占到83%,居民人均收入2.6萬元,這為先行探索百里沁河共同富裕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闭劦轿磥戆l展,沁水縣副縣長、嘉峰鎮黨委書記李鑫杰信心滿滿,將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先行優勢、全域系統謀劃,在鎮黨委統攬下,由鎮級層面牽頭,組織全鎮18個經濟合作組織成立股份制公司,緊緊圍繞生態農業、文化品牌、企業服務三個板塊,負責統籌整合資產資源,統籌調配市場要素,統籌規劃項目運營,著眼打造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示范區。
?。ㄓ浾撸号G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