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榜樣】“我們的心,永遠向著黨”——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76年初心不改的故事
“我們的心,永遠向著黨”
——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76年初心不改的故事
“全面動員齊抗疫,聯防聯控都參與。中國人民有志氣,眾志成城泰山移。待到山花爛漫時,春光無限樂無比……”
5月2日上午9點,在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的大院里,器樂合奏響徹天空,生動的快板書節奏明快,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場的“觀眾”是一部手機——盡管是假期,但隊員們還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將演出搬到了線上,把疫情防控政策及防護知識傳遞到群眾身邊。
時間是忠實的書寫者,記錄走過的足跡,寫下歲月的華章。從1946年建隊,76年來,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這支太行山上的文藝輕騎兵,牢記黨的恩情,堅持“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堅定信念、傳播文明”的曲藝隊精神,在陵川縣1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活躍山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他們冒嚴寒、頂酷暑,爬坡過塄、跋山涉水到鄉村演出,自編自創1.5萬余個節目,累計演出12萬場次,總行程超40萬公里,觀眾達2500萬人次,用歌聲和快板書架起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隊員在進行表演。(資料圖片)
初心——傳播黨的聲音
1946年5月,陵川縣解放一年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24名在當地流浪說書的盲藝人匯集在一起,成立了陵川縣盲人宣傳隊(1982年改名為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拔覀冇薪M織了,再也不用在外面瞎闖了?!薄耙院笤趺锤赡??”他們在一起商量著?!笆枪伯a黨解放了我們,我們應該報黨的恩,為黨出力!”“對,我們眼睛看不見了,但能說話,就做‘黨的傳話人’,為老百姓說書表演講黨的好政策?!?/p>
說干就干,24名隊員集體編排了《解放陵川》《破除迷信》《父子送公糧》等曲藝節目,深入全縣巡回演出,擴大解放戰爭的影響,激發廣大群眾支援前線的熱情。
新中國成立后,他們緊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激勵人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發表時,曲藝隊的3個小組正在全縣各地演出。從收音機里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后,他們隨編隨演,及時宣傳。當時很多干部激動地說:“報紙還沒有收到,你們就已經編成節目唱起來了,真不愧是黨的傳話人?!?/p>
走進新時代,隊員們更是面向農村、面向基層,熱情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2021年,他們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創作了《太行號兵》《朱總司令讓鞋》《抗日英雄任義漢》《魏大娘送雞》《女承父志扶貧志》《天安門前看升旗》等十多部曲藝作品。十九屆六中全會、省市黨代會精神,也都在他們的快板書里變成唱詞走進千家萬戶。
在一代代盲藝人的傳承中,今天的曲藝隊已經有56名隊員,分成4個演出小組,每年下鄉進行演出。隊長靳文蓮說,為了準確宣傳黨的各項政策和法律法規,隊里每個小組都配有收音機,每天早上堅持收聽新聞。如今,隊員們除了聽收音機還學會了用語音軟件使用智能手機,通過“學習強國”等平臺了解和學習最新政策,隨時編排,及時演出,宣傳廣大干部群眾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出的精神風貌,把黨的理論傳播到千家萬戶,唱響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家喻戶曉。
今年4月20日,市委書記王震在陵川縣調研時專程來到曲藝隊看望隊員們,對曲藝隊七十多年來不忘初心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表示肯定,叮囑大家好好學習、愉快生活,在新時代繼續發揚曲藝隊精神,宣傳黨的聲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他還叮囑相關部門負責人要及時關心關注曲藝隊的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在經費保障、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給予支持,真心實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為曲藝隊宣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創新理論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立志做“黨的傳話人”這條路上,隊員們不僅爬過奇險無比的東五昌、西洼叉、上碣嘴和獸嘴牙等太行峰巔,而且下到談路色變的錫崖溝、赤腳漏、黑風洞等溝壑深淵。千山萬水,千磨萬擊,曲藝隊從沒有因風雨擋道、冰雪封路漏掉過一個村莊,成為引導群眾、鼓舞群眾的有生力量。
76年,踏過煙云萬千重,他們視承擔這樣的責任為使命。76年,砥柱人間是此峰,他們以堅守這樣的價值為追求。
時空變化、斗轉星移,曲藝隊的初心堅定如磐。
信念——深深扎根人民
“巍峨雄壯太行山,革命老區不平凡,紅色故事說不盡,唱一段千名號兵出陵川……”4月29日6點,春日的陽光剛剛灑滿大地,曲藝隊的大院里就傳來悠揚的歌聲,隊長靳文蓮正帶領著大伙打磨新創作的陵川鋼板書《太行號兵》。
每天上“早自習”“晚自習”是曲藝隊在演出之外的必修課,將最好的狀態、更好的作品帶給觀眾是每一位隊員的目標?!爱斍耙咔樾蝿莘磸?,盡管暫時沒有演出安排,可我們每天也不能閑著,正好把新作品磨一磨?!标爢T焦路來說,今年他們要帶著《太行號兵》去參加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在更大的平臺上展示這部以陵川號兵參加抗戰為原型編排創作的黨史題材曲藝節目,讓大家更加直觀、更加鮮活地感受到我們黨的偉大、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更好地弘揚傳承太行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
用歌聲宣傳黨的大政方針,76年不間斷走南闖北,在一次次用心用情的演出中,不斷升華著曲藝隊“報黨恩”的樸素感情。多個節目多次參加省、市以及全國殘疾人藝術調演并獲得各種獎項,他們的身影還曾出現在第29屆殘奧會開幕式上。2013年,他們創新改編的節目《退錢》代表山西參加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榮獲“群星獎”,實現了晉城曲藝門類參加群星獎“零的突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曲藝隊的演出時常受到影響,他們就靜下心來精心創作更多的曲藝作品。2020年7月,“太行山紅色輕騎兵鋼板書”曲藝巡演被確定為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之一,曲藝隊深入全省多個地市,進鄉村、入社區、到學校,歷時數月開展了100場演出,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聲音傳到基層。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身為“黨的宣傳員”,曲藝隊除了編排出《焦裕祿的好家風》《十唱英明共產黨》《轉型發展蹚新路》《黨魂頌》等一系列歌頌黨、歌頌英雄人物的優秀文藝作品,還圍繞“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主題,牢牢把握“黨的盛典、人民的節日”基調,用百場演出為群眾送上了一道道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他們又馬不停蹄創作了《十九屆六中全會指航向》,深入各鄉鎮進行演出?!笆艑昧腥珪珗蠛?,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記心牢。十個堅持要牢記,寶貴經驗不可拋……”淺顯易懂的唱詞、接地氣的語言讓基層群眾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增強了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入腦入心。今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曲藝隊要求隊員們堅持學習,做好理論儲備,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思想氛圍和社會氛圍。
除了線下演出,他們還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把快板書搬到了線上,副隊長宋學敏還將直播的演出錄像剪輯成短視頻,發布在微信公眾號和抖音號上。這種新的演出方式頗受網民歡迎,點擊量最高的短視頻達到了24.9萬人次。
“我們從被人嘲笑的殘疾人到今天可以自力更生,好日子離不開黨的關懷?!标爢T白路來深情地說。曲藝隊里有兩個“路來”,一個焦路來、一個白路來,都是曲藝隊從路邊撿回來的。如今,她們都成家立業還有了可愛的孩子。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
擔當——為了殘疾孩子
5月3日是曲藝隊建隊紀念日。每年的這個日子,隊里就好像過年一樣熱鬧,吃蛋糕、演小品、吹嗩吶……隊員們盡情地唱、開心地笑……隊長靳文蓮、黨支部書記侯安鳳的手機則一直響個不停,全都是從曲藝隊走出去的學員滿滿的祝福和感謝。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以前的學員在外地趕不回來,就通過打電話、發視頻的方式問候大家?!苯纳徴f,除了學員,還有很多通過曲藝隊走向自強之路的殘疾人,都忘不了這個“家”。
上世紀八十年代,歷經艱難創業剛剛穩定下來的曲藝隊,想的不是自己的小日子,而是如何為黨分憂,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自強自立。盲人能說唱,可不適應說唱的聾啞、肢殘人怎么辦?于是他們在做好文藝宣傳的同時,想方設法開辦實體,走上了又一條“以殘助殘、以殘養殘”的創業之路。
曲藝隊根據陵川彈花、彈套用戶較多以及糧食加工廠較少等實際,選定了棉套系列加工和糧食加工等項目,創辦了陵川縣第一家福利性企業“陵川綜合福利加工廠”,招聘沒有一技之長的殘疾人就業。隨后的幾年,曲藝隊又成立了殘疾人服務中心、創辦了盲人按摩診所,全方位拓寬了殘疾人就業、培訓的渠道,幾十年來,陸續有900多名殘疾人通過服務中心學習按摩、手工等技能,很多人有了一技之長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們還為了讓全縣的貧困盲童能學文化,自籌資金聘請老師辦起了盲文學習班。這一辦,就是27年,累計有200多名盲童在這里學習盲文。
對沒有生活技能的殘疾人,曲藝隊總是竭盡所能;對待自己,曲藝隊卻是能省則省。記者在隊員們課間休息的時候看到,宋學敏摩挲著一摞花花綠綠的紙一張張挨著檢查。記者問這都是隊員們的作業?宋學敏笑著說,可不是吧,平時作業用的紙都是大伙外出時搜集來的廣告宣傳單和煙盒,因為專用的盲文紙一毛二一張,用來練習作業太浪費了,只有寫學習心得、謄抄唱詞的時候才舍得用。
宋學敏說,曲藝隊從建隊那天起,就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曲藝隊經歷過5次搬遷、多次修建。每次大家都是自己動手、精打細算,盡最大可能節約資金。
隊里大大小小44個樣式各異的沙發,全是以前的老隊長侯松鎖用廢舊木料和彈棉花剩下的邊角料做的,其他看著半新不舊的辦公桌椅,也是趁其他單位更新辦公用具時“淘”來的?,F任隊長靳文蓮和黨支部書記侯安鳳至今都沒有辦公室,房間全部用來為曲藝隊和隊員們服務。在曲藝隊的大院里,還有一間“藏寶庫”,里面都是從報廢樂器上拆下來的有用零件,隨時可以用來維修損壞的樂器。
從一弦、一鼓、一副鋼板起家,發展到現在的包括音箱、架子鼓在內的全套樂器;從單一的盲人說書演唱發展到現在的集福利企業、盲人按摩、盲童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單位,曲藝隊在勇于擔當、扶殘助殘中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回首來路,這樣的故事俯拾皆是。
使命——黨是一生追隨
在曲藝隊,黨員們以佩戴黨徽為榮。不論是“上自習”、日常排練還是外出演出,鮮艷的黨徽始終閃耀在胸前。在他們眼中,這是打頭陣、挑重擔、作貢獻的象征。
1987年6月,老隊長侯松鎖正式加入黨組織,成為曲藝隊里的第一位共產黨員。1998年4月,隨著侯安鳳和幾名追求進步的藝術骨干先后加入黨組織,曲藝隊正式建立了黨支部。有了黨支部,黨的領導更加堅強了。他們根據上級黨組織的要求扎扎實實進行組織建設,開展組織生活,并把組織生活延展到入黨積極分子、進步青年和全體隊員身上,隊員們的心更敞亮了。
如今,曲藝隊黨支部共有8名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紤]到很多黨的重要文獻沒有盲文版,宋學敏與焦路來分頭用盲文抄錄了黨章、黨的十九大報告等重要文獻全文,方便隊員們隨時來學習。今年3月18日,年輕的隊員王波和黃宇靜也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王波說,大家都在努力,自己也不能掉隊,我想和靳隊長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感人心者,是無論時光怎樣流轉卻始終不變的信仰信念,是屬于這支隊伍、這個團體的心史心聲。這是一群心懷大愛的人——只有理解他們最初的夢想,才能理解他們艱苦的付出。
如今已成長為副隊長的宋學敏是第一屆盲童班的學生,學文化課他勤奮努力,學樂器他苦練不息。2003年,他考入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系統學習了生理學、病理學、內科、按摩學、心理學等專業課程,還沒畢業就成了省城各大按摩所爭取的對象??梢划厴I,宋學敏卻背著行李回來了,成了隊里新的代課老師。2020年,他硬是憑著一股子拼勁,用了兩個月時間學會通過發音軟件用電腦剪輯音樂,并將經驗傳授給他人。
在這支隊伍中,90%是殘疾人,在生活中面臨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1989年,15歲進入曲藝隊的靳文蓮作為一個健全人,除了學習曲藝,還成為大家的“眼睛”:帶著大伙翻山越嶺去演出。從藝30多年來,來自各單位的“跳槽”邀請源源不斷,但都被她婉言謝絕。她始終覺得,保護好大伙,為曲藝隊分憂,努力讓這支隊伍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華是自己的使命。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燭炬,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把;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輝煌,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p>
2021年2月,靳文蓮成為曲藝隊新一任隊長。前輩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靳文蓮說:“為了曲藝隊,有生之年,我有一分光就要發一分熱?!?/p>
七十多年,曲藝隊聽黨話、跟黨走,始終如一堅守“黨是一生的追隨”“把一切獻給黨和祖國”的初心。黨和政府也始終牽掛著曲藝隊,幫助他們建起了殘疾人服務中心大樓,成立了陵川縣殘疾人活動中心,如今的曲藝隊前后兩院共100多間房屋,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讓隊員們有了溫暖的家。同時,還給隊員們在社保方面給予了資金支持。不僅在經濟上關心,而且在政治上給榮譽、精神上給鼓勵。曲藝隊黨支部多次受到省、市、縣三級黨組織的表彰獎勵,幾任黨支部書記都被評為先進個人。今年2月,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還被中宣部評為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優秀團隊。4月底,又被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電總局評為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基層文藝院團先進集體”,這已是他們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水打山崖,風過林海。76年不忘初心,從迷茫到自強,這是一條越走越寬廣的光明之路;76年牢記使命,從苦難到輝煌,這是一條越走越堅定的奮進之路。76年,一代代隊員心懷黨恩,傳承著這個英雄群體的心靈密碼和精神基因。
“初心使命永不忘,全面小康譜新章。實現偉大中國夢,復興民族信心強。我們的心啊永遠向著黨……”教室里,12歲的新隊員董利婭正跟著老隊員練習鋼板書。
赤子之心,無過如此。
?。ㄓ浾撸和踅?、田黎瑕 、趙明德)